台灣男性一生中被診斷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為4%,超過7成的人是在65歲以後,才被診斷出來的。他之所以被那麼的注意就是因為他一個很可怕的特性 – 初期症狀不明顯,所以知道是已經是較晚期,甚至轉移了。
也因此攝護腺癌的預防非常重要,但到現在為止並沒有什麼預防的藥物或保健食品證明有效的,有些維生素甚至增加攝護腺癌風險。比方說維生素E可能會增加攝護腺癌的發生率!甚至有些藥物(例如:波斯卡、適尿通)雖然可以減少低度風險的癌症機率,卻可能因為症狀的控制造成延誤診斷,反而增加攝護腺癌的死亡率。
1. 周邊區:包覆著整顆攝護腺的後半面並且延伸到下半面,佔的體積最大,差不多是整顆攝護腺體積的70%,自然的,癌變的風險也最高,在所有攝護腺癌的病例中佔了約70~80%!!更可怕的是:因為周邊區離尿道還是有一段距離~所以不太會造成排尿阻塞的問題~所以很常被忽略!
2. 中央區:中央區包覆著我們的射精管(前幾篇有介紹,精囊和輸精管會集合,連接到射精管),所以這裡如果的惡性腫瘤,就很容易影響到精囊,而且這裡的腫瘤是比其他區還要更具攻擊性的!!約2.5%的攝護腺癌病例來自中央區!
3. 過渡區:過渡區就是最直接包覆著我們攝護腺尿道的一層,與攝護腺尿道直接接觸,因為這裡直接接觸尿道,所以在這裡發現的腫瘤多半是隨著年齡“增生”的良性肥大,就是著名的BPH,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(良性攝護腺肥大),但是當然也有可能會惡化的,在前列腺癌病例裡面,大約佔了10~20%!
4. 前區:理論上這裡不應該是屬於攝護腺裡的區域,因為它本身不是腺體,而是肌肉纖維組織,但是因為他同是長在“這顆東西”裡面,所以也把它當作一個區了~
至於一開始的症狀呢?初期就是完全沒有!就連直腸指診也感受不到,
惡性攝護腺癌也和其他惡性腫瘤一樣,有分期的,一開始醫師都會用指診去“感受”攝護腺的形狀和size,但是從前面無法,因為攝護腺有恥骨的保護,那就只能從直腸(肛門)啦!我們來看一下圖解吧~
除了直腸指診外,還有另一個很方便好用的檢測,利用我們的血液,有一種化驗叫做PSA檢測,PSA的全名叫做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(俗稱攝護腺指數)。PSA能 “大約” 的預知攝護腺癌的風險,通常數值為3~4ng/ml,攝護腺指數高於4不會直接代表攝護腺癌,攝護腺指數升高的原因還包括:攝護腺癌(惡性),良性攝護腺增生(BPH)、攝護腺發炎、近期做過膀胱尿道鏡檢查或插導尿管等~所以攝護腺指數只是能拿來輔助診斷的。
基本上,攝護腺癌共分四期,到了末期,這些癌細胞是會感染到其他身體器官的,每種癌症都有它偏好的感染目標,而攝護腺癌的偏好對象就是骨頭和淋巴,到了那時候,治癒的可能性就很低了,我們現在來很簡單的帶過攝護腺癌各階段的症狀:
先來解釋一下大概的癌症階段的圖解(staging)
第一期(攝護腺指數小於10,有治療的話,5年內存活率:100%)
已經有癌細胞了,但是沒有症狀,一切都很正常,這個階段通常無法發現的,發現通常是因為其他的手術,比方說原本以為是良性的BPH(良性攝護腺增生),手術治療或者採樣後拿去化驗,才 “不小心” 發現可能是惡性的~及早發現是王道~
第二期(攝護腺指數10~20之間,有治療的話,五年內存活率:100%)
直腸指診時已經能感受到不對勁,但是癌細胞還完全被攝護腺“包覆” 著,沒有感染出去
第三期(攝護腺指數10~20之間,有治療的話,五年內存活率:95%)
直腸指診已經明顯感覺到硬塊,癌細胞已經衝出重圍,不再是被攝護腺“包覆”了,可能會開始感染附近的精囊
第四期(有治療的話,五年內存活率:30%)
癌細胞不止感染附近的精囊,更感染去其他器官了~骨頭最常見
但是,當然,攝護腺癌和膀胱癌和其他多種癌症的症狀可能很相似,還是需要經過很縝密的調查後才有辦法確診,而且就算確診後,動刀移除了,還是有可能因為位置的“尷尬性”,而造成需要重新確診和持續觀察~總之,和所有病症都一樣,早一點發現才是王道,到了中末期才發現的話,很多病症都會變得無法控制,癌症這回事,我寧願相信,大部分人都會得,早發現才是你的運氣!!研次方也呼籲各位帥哥們,定期做全身健康檢查,哪怕是兩三年一次也好,千萬不要因為害怕“知道”自己得病就 “睜一隻眼,閉一隻眼” 的姑且,這是鴕鳥行為啊!
研次方會繼續追縱下去,並定期更新!同時非常歡迎轉發哦!!
更多獨家有趣事物精選集⇓⇓⇓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