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病沒有藥物可以治療, 唯一的治療就只有用手術置換人工瓣膜, 也就是開胸開心臟手術, 而且因為手術會在主動脈上割出開口, 將人工瓣膜植入, 所以手術完成後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凝血控制, 控制凝血的期間, 很多並發症可能會讓人更難以預測, 但偏偏需要置換手術的病人大部分屬於年紀較長 (當然不是全部啦!!), 這種大型手術就不一定適合且安全! 預後也沒有非常的樂觀, 手術台上的死亡率也不低!! 所以聰明的科學家們發明了TAVI手術, 全名: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(中文翻譯: 導管植入主動脈瓣膜手術), 又稱TAVR, 全名: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(中文翻譯: 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手術)
TAVR手術治療的概念事實上很直接, 用新的人工瓣膜塞進去, 蓋住舊的瓣膜, 圖解原理如下⇓⇓⇓⇓⇓, 記得接著看過程動畫:
首先, 這是我們的心臟 ⇓⇓⇓⇓⇓⇓⇓:
這個就是病變瓣的膜導致狹窄的主動脈⇓⇓⇓⇓⇓⇓⇓! 注意看, 這時候主動脈是無法完全打開的, 造成心臟內血壓高, 但血液打不出去的窘境!
傳統手術可能需要開胸, 然後把人工瓣膜植入生病的主動脈, 但是TAVI手術則是使用導管, 所謂導管, 就是”導航”的管子, 這種手術事前可能需除毛, 然後由腹股溝 (又稱鼠蹊部或該邊) 開口⇓⇓⇓⇓⇓⇓⇓, 這個傷口很小, 就是手術的價值所在了, VS 開胸開心手術, 好太多了!! 手術要價百萬台幣起跳!!
然後將引線 (引線將會是導航系統) 由小傷口伸入, 順著股動脈往上延伸到腹部動脈, 然後透過主動脈瓣膜進入心臟然後鉤住⇓⇓⇓⇓⇓⇓⇓!!
然後用引線導航, 伸進一顆”氣球”先去把病變的瓣膜”撐開來”, 然後這顆 “氣球” 會抽回來⇓⇓⇓⇓⇓⇓⇓
接下來準備人工瓣膜,他就是長這樣子哦的,有一點像支架加瓣膜,它外部有六角形蜂窩網狀金屬結構 提供 人工瓣膜的 可塑性⇓⇓⇓⇓⇓⇓⇓~
然後塞進股動脈前, 需要先將 “氣囊” 放到人工瓣膜中間 (下面解釋氣囊用途), 並壓成細條, 細到可以塞得進股動脈血管裡面⇓⇓⇓⇓⇓⇓⇓~
將人工瓣膜由引線 “導航” 到 “舊瓣膜” 的位置⇓⇓⇓⇓⇓⇓⇓
因為人工瓣膜六角形可塑的金屬架, 原本被壓成細條的人工瓣膜, 進去後就可以用 剛剛說的氣囊充氣後, 將人工瓣膜 “塑形”成病人需要的大小和形狀⇓⇓⇓⇓⇓⇓⇓~
最後收尾, 收回引線和氣囊⇓⇓⇓⇓⇓⇓⇓~
安裝好的人工瓣膜就這樣陪伴病人到達生命終點⇓⇓⇓⇓⇓⇓⇓
手術前 和 手術後的差別 Before v.s. After
研次方會持續更新,並且非常歡迎轉發哦!!
更多獨家有趣事物精選集⇓⇓⇓⇓